STUDER

工作丶休閒丶音樂丶音響丶攝影

Trio pour piano, violon et violoncelle No. 5 en Ré Majeur “Geister-Trio”: III. Presto - Andreas Staier

古水:

*musica autentica*(本真之音) 之
贝多芬「D大调钢琴三重奏“鬼魂”
末乐章: 急板
(Piano Trio in D major, Op. 70 No. 1 "Ghost" - III. Presto)

        钢琴三重奏从古典奏鸣曲发展衍生而来,配器上以键盘乐器呼应大小提琴,实现音域和音色上的平衡与和谐。“第一维也纳学派”的三位音乐巨匠--海顿、莫扎特及贝多芬分别为该种室内乐形式的确立、拓展与完善倾注了各自的才思心血。
        完成于1808年夏的「D大调钢琴三重奏」,在路德维希·范·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2.17-1827.3.26)同体裁作品中知名度仅次于「“大公”三重奏」(Op. 97),令人惊悚的“鬼魂”之名则源于其阴郁而具挽歌色彩的慢乐章,究其最原始的素材可能正来自于一部最终被作曲家弃笔的以莎翁名作「麦克白」为蓝本的歌剧中的片段。同该时期许多著名的作品一样,遭受着身体与精神双重磨难的贝多芬,并未在其音乐中表现出过多甚至过于明显的消极情绪,而是以所谓的“英雄”化的乐句,展示出其性格中乐观豁达,顽强抗争的积极面。首尾乐章的明朗同第二乐章的晦涩所形成之对比,音色上的明暗交替让人自然联想到“命运”的激烈回荡和“田园”的返璞归真,却又时时被隐含在音符深处的一丝不安所牵挂,仿佛如鲠在喉的心灵之歌,抑或桎梏手脚的命运之舞,动人心扉之处恰暗合了每个人似有似无或轻或重的记忆之伤。
        末乐章急板,钢琴以清新流畅的音阶弹奏出优美华丽的第一主题,如一场快雨,冲刷掉内心集聚的苦闷,第二主题随之而来,大提琴优雅深沉的揉弦衬托出高音的清亮欢快,钢琴声部有力的敲击,更似在诉说一份信念之坚定与执着;展开部中三件乐器互换角色和谐对答,将主题推向一场绚丽夺目的音响盛宴,偶现的不和谐“暗点”亦瞬间消失在涌动着热情的音浪中,乐曲在乐器间默契而不失谐趣的主题再现中进入尾声。 

早期钢琴: 安德里亚斯·斯泰尔***
               (Andreas Staier)
小提琴: 丹尼尔·塞佩克***
            (Daniel Sepec)
大提琴: 尚-古汉·奎拉斯***
            (Jean-Guihen Queyras)

评论
热度 ( 21 )

© STUDER | Powered by LOFTER